点击收藏本站
濒临倒闭机电厂蝶变高新技术企业
05-11 来源: 】 浏览:次 评论:0

一块块平整的金属材料被送上冲压机床,片刻后,流水线的另一头便“吐”出标准的零部件,组装完成的水轮机从山区里的鸿源机电出发,走向全国、东南亚、欧洲……

   水轮机各个部件从冲片、制模、钻孔,再到组装,可能只需工人花费数天时间,但其中每一个环节所需的精妙手艺,可能都需要几年,甚至十年的磨炼。在这里,水轮机主轴加工的精度达到0.01毫米,仅为头发丝直径的1/8。

   从上世纪60年代至今,中国水轮机市场历经几度起伏。从最初的兴宁电机厂,到后来登陆“新三板”,鸿源机电始终坚守技术关。今年“五一”期间,该公司的机械加工班组更是凭借在生产和研发中的优异表现,获评“全国工人先锋号”。

   ●南方日报记者 马发洲 通讯员 钟思婷

   精度

   加工精度仅为头发直径1/8

   “荣誉是一种责任”。这是鸿源机电工人罗纯标对“工匠精神”的理解。

   今年“五一”期间,罗纯标所在的机械加工班组,这个40余人的团队、生产线上的“尖刀”,凭借在生产和研发中的优异表现,获评“全国工人先锋号”。

   走进位于兴宁市的这个“全国工人先锋号”的生产车间,各式机床一字排开,工人在各自岗位上埋头工作,制模、钻孔、组装,各个工作环节紧张、有序。一块块平整的金属材料被送上机床冲片;工人用钳子将铜带“尾接头”,定子线圈逐渐成型……

   在当前世界范围内,先进的数控机床一般能达到0.005毫米的精度,但因为机械震动、人工操作等因素干扰,实际上能实现0.01毫米就属于高精度机床了。

   水轮机主轴是车间里最常加工的零件之一,该零件直径1米以上,然而,水轮机主轴加工的尺寸精度却是以毫米为单位,要求正负误差为0.01毫米。

   “0.01毫米是什么概念?一根头发直径的1/8。”今年,是罗纯标在机加工生产车间工作的第八年了。八年如一日,罗纯标始终控制着高精度机床,看着水轮机主轴从无到有、从精确到精准。“时代在变,不变的是对产品的追求”。

   罗纯标说,数控机床赋予产品更高的精度,但是技术依然重要,要控制机床首先要了解产品的特性、设备的特性,“有基础的工人,也要培训半年才能上手”。

   “不熟悉的参数和操作,很容易把刀具弄断。”同为机械加工班组的工人、拥有15年工作经验的赖志勇一样认为“基本功很重要。”赖志勇告诉记者,数控车床的精度比普通车床高上一个档次,因此对于控制人员的要求更高。

   “刚开始接手这台数控机床时,我几乎每天的工作就是在练习。用了1个多星期,通过设置空运行,调试参数,才适应节奏。”赖志勇说。

   “成品都是由上百零部件组成,严格按照订单参数设计生产是第一关。”生产车间主任钟超文认为,负责零部件生产的机械加工班组必须练就强大“内功”。

   2014年,全国开展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工作,水轮机行业迎来“春天”。然而,问题也迎面而来,订单要求两个月时间交出近150台成品机。

   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正常情况下,在生产过程中,由模具小组制模,小车床组制作通用配件,主轴组和机加工小组各自负责主轴和机座生产,再组装、成型。每天可以生产大型水轮机和发电机各3台,几乎成了行业共识。

   “事实上,只有这样的生产量,才能确保每个环节衔接得当,并且只有最高效的运转才能达到如此效率。”回忆当初,钟超文说,订单数量很大,交货时间急,大家更急。为了确保按时完成任务,该车间进行多班组联动、多岗技能人员流动调配,30多部机床同时作业,“白加黑”“五加二”地工作。

   由于订单中主轴型号几乎不重复,每一个都要单独生产。但钻孔时钻嘴在700多摄氏度的高温下很容易断裂,不可长期作业,耗时是平时钻孔的两倍。

   为攻克难题,诸多技术人员废寝忘食奋战一线,研究改造方案,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将产量提升至平时两倍,最终成功完成任务。

   深度

   梅州制造出口欧洲

   “定子线圈的铜带连接要把握好顺序”……生产车间里,身居“高位”的冯伟权仍然保留着下车间的习惯。冯伟权说:“25年了,一天不下车间就不自在。”

   “工匠精神就是精益求精。”冯伟权认为,水轮发电机零部件不能批量生产,需根据订单要求的型号、尺寸大小,进行定制生产。此外,零部件生产程序复杂而繁琐,任何一个细节处理不到位,都可能影响水轮机的质量,更需做细工作。

   精益求精的追求早已融入该公司的血脉。作为在梅州从事电机行业25年的一线技术人员,鸿源机电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冯伟权见证了时代的变化。

   1996年,是冯伟权进入电机行业的第5年。正值轴伸贯流式水轮机的兴盛之时,然而,兴宁电机厂(鸿源机电前身)由于设备限制,高精度的要求让人望而止步。

   是放弃市场需求,还是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回忆起当年的局面,冯伟权感慨万千。最终,设备的局限并未打倒工匠“精益求精”的决心。

   在经历东风电机厂等多地学习后,冯伟权等工匠成功改进设备,制成“同镗工具”,实现0.02毫米精度,生产出轴伸贯流式水轮机,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在25年的岁月间,不变的是对于品质的追求。

   在运行过程中,灯泡贯流式水轮机的叶和转轮间的水流基本上无变向流动,所以效率高、过流能力大、比转数高,受到诸多客户的一致好评。然而,容易漏水的“毛病”却不容忽视。为此,冯伟权等一众“工匠”通过深入学习、实验、总结创新,最终采取活塞密封的方式,成功解决转轮漏水、漏油的问题。

   这是鸿源机电致力创新的一个写照。在大力研发下,鸿源机电强而有力地推动着产品向纵深发展。比如,灯泡贯流式电机最大直径达到7.2米,仅次于全国第一的东风电机(直径为7.5米),并且这种7.2米直径的灯泡贯流式电机还落户甘肃兰州柴家峡水电站,为当地带来源源不断的电力。

   2014年,鸿源机电的海外总承包项目——越南锦水一水电站机电设备总承包在越南河内签约,合同金额1300万美元。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冯伟权说,我们时刻关注水轮发电机行业市场的最新变化,及时了解新产品发展方向,将每年收入的4%用于科研投入,开展工艺创新、产品研发,年申请知识产权达3项以上。

   正是得益于此,鸿源机电从最初的轴伸贯流式产品发展到灯泡贯流式、轴流式、混流式、冲击式、斜击式等多系列水轮机,规格型号从200多种到1000余种。从山区出发,梅州制造的水轮机不仅畅销全国,还出口欧洲、柬埔寨等地。

   其中,水轮发电机荣获“国家技术开发优秀新产品奖”,轴伸贯流定桨式水轮机获“广东省优秀新产品奖”,灯泡式贯流机组被认定为“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如今,“兴电”商标也成为“广东省著名商标”。

   制度

   现代管理激发企业活力

   由于订单多、任务重,今年大年初五,鸿源机电便开足马力赶任务。谁能想到,风华正茂的鸿源机电是2008年濒临倒闭的兴宁电机厂。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2008年,鸿源集团收购了兴宁电机厂,引进新型的管理制度,专门从事新型水轮机、发电机、变压器、配电控制柜、电动机、排涝设备等研发和制造,让传统的工匠精神持续焕发出青春活力。

   得标准者得天下。对照标准的要求,鸿源机电一直以身作则,通过了二级计量认证和采用国际标准产品认证,质量管理体系通过ISO9001:2008国际标准认证,通过改良外国技术,确保自控生产与终端检测的高度统一,持续有效地改进品质,连续五年通过中国质量中心“产品AAA中国质量信用企业”认证。

   如今,鸿源机电已是华南地区发电设备制造行业的一流企业,拥有制造机电设备产品的先进设备和完善的检测试验条件,先后获得省级先进企业、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水电设备分会理事等殊荣。今年4月21日,鸿源机电更是成功登陆“新三板”。

   在电机行业,由于将刚毕业的大学生培养到可以承担项目所需的时间长,很多企业都逐渐趋向于买现成的成果,通过挖走其他企业的高级人才,补齐企业的人才短板,不愿意培养鼓励自己的人才和研发平台,而鸿源机电的视线则更为长远。

   “企业要发展,人才是根本。”冯伟权告诉记者,失去高技能操作人才,即使有创意极好的设计与想法,也难以转化为产品。因此,培养人才是一项长期的战略,要在人才选、引、育、留的机制上花大心思。

   在人才引进上,该公司在全国各地聘请专业人才,招聘本地技师,通过理论培训、实践操作并举的模式,培养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此外,该公司努力创造良好的工作平台和生活环境,为员工解决住房安置等问题。

   在这里,晋升系统被划分为更详细的技术岗位,以激发“匠心”。冯伟权1991年进入兴宁电机厂工作,这是他第一份工作。最初,他担任的是最基层的技术员职位。在工作过程中,他经过不断学习,全面提升专业技能,逐渐得到晋升重用。

   其实,担任生产车间主任的钟超文也是如此,从基层提拔晋升的人才并不在少数。

   “改进工作程序、降低不良品率也是一种创新。”冯伟权表示,公司鼓励员工们自主创新。除研发新产品、申请技术专利、提出技术革新外,对能产生经济效益或优化操作的小发明、小改造、可行性建议等,均可进行相应奖励。

   对话

   广东鸿源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冯伟权:

   以不变的手艺应对时代之变

   一步一个脚印,是冯伟权的真实写照。作为在梅州从事电机行业25年的一线技术人员,广东鸿源机电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冯伟权见证了时代的风起云涌。他坚信技术需要不断创新,更需要守住“清贫”去传承。

   南方日报:时代在变,你认为手艺和技术的纯熟度对生产有何影响?

   冯伟权:我认为一线经验非常重要。手艺、技术的纯熟度关系到产品的质量,没有质量,企业就没有前途。因此需要不断提高手艺和技术,满足客户的要求。

   手艺是一门基本功,从手工加工模具到机械制造,是技术的不断进步,但手艺不能丢。现在应用数控机床,工人还是需要培训上岗、掌握专业技巧,可见手艺的重要性。在学习过程中,更重要是学会不断创新,还要守住“清贫”去钻研。

   南方日报:鸿源机电为何一直强调要一线员工进行自主创新和改善?

   冯伟权:一个专业工匠团队才能打造出质量更高的产品。其实,革新是存在于我们工作中的日常,改进工作程序、优化操作都是一种创新。

   如果一名员工麻木地重复工作,那只是一个熟手师傅,并非工匠。我们希望通过引导员工学会思考,以不变的手艺应对时代之变,不断有新目标、新动力。

   南方日报:对于培育新一代的“工匠”,有何建议?

   冯伟权:以前工人是一份光荣的职业,现在很少有年轻人愿意进厂,主要是就业心理的变化。未来靠自己争取,工人一样受人尊重,但需要踏实求学。梅州的高端人才较为缺乏,制约企业进一步发展。希望政府部门予以重视,通过表彰技术人才、增加社会福利等形式,在全社会形成尊重技术、尊重“工匠价值”的氛围。


Tags: 责任编辑: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 航天机电:业绩符合预期,关注大股 下一篇: 西安机电所获国防科技一等奖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 克来机电斩获10连板累计大涨160% 公
  • 因内幕交易 昊志机电原董事长被罚没
  • 辽宁前三季度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57
  • 航拍!英歌石科学城最新进展!
  • 成科机电选举张钢为公司董事长 202
  • 热门文章

  • 航天机电 紧急停牌系筹划重大事项
  • 全讯网首页上海机电:电梯主业稳定增
  • 全讯网首页银河电子:子公司同智机电
  • 华迅机电:股权融资促升级
  • 全讯网建筑电气知识:机电一体化产
  • 相关文章